欢迎光临( 普定县白岩农副产品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)官方网站!   热线电话:0851- 88886666

登录    |    注册    |    订单列表    |    最新产品    |     联系我们 

SERVICE服务热线

0851- 88886666

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 贵阳

Copyright©2019  普定县白岩农副产品贸易有限责任公司   黔ICP备19001765号-1

二维码
0851- 88886666
>
自从有了杨守亮,韭黄村里大变样

新闻资讯

自从有了杨守亮,韭黄村里大变样

作者:
发布时间:
2019/12/05
浏览量
【摘要】:
在安顺市普定县白岩镇,群众中传唱着这样一段花灯词:“泥巴道路石板房,只栽苞谷愁断肠;自从有了杨守亮,韭黄村里大变样;修油路来盖新房,村级公司种韭黄;咿呀哟嗬喂,脱贫攻坚政策好,永远感恩党中央。”  

在安顺市普定县白岩镇,群众中传唱着这样一段花灯词:“泥巴道路石板房,只栽苞谷愁断肠;自从有了杨守亮,韭黄村里大变样;修油路来盖新房,村级公司种韭黄;咿呀哟嗬喂,脱贫攻坚政策好,永远感恩党中央。”

  唱词中的杨守亮,是普定县最美退役军人、白岩镇韭黄村党委书记。他自从担任白岩镇韭黄村党委书记以来,始终保持退役军人冲锋陷阵、敢打必胜的血性和担当,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,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埋头苦干、攻坚克难,让昔日贫穷落后的韭黄村旧貌换新颜,成为脱贫攻坚、建成小康的排头兵。

  一个村庄的华丽转身

  韭黄村由原来的四个村合并而来,现有1546户6373人。

  如今,漫步在韭黄村内,宽敞的道路、鳞次栉比的新房出现在了记者的面前。

  在村内的街道上,开了不少餐馆,里面宾客满座。

  这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。

  杨守亮今年55岁,是一名退伍军人。2016年,他成了普定县韭黄村党委书记。一直以来,他发挥着军人“退伍不褪色”的优良传统,带动着村民致富。

  他告诉记者,以前的韭黄村是一个贫困村,这里一下雨,道路泥泞,几乎寸步难行,而且,大家的居住条件还很差。

  不仅如此,村内不少人都没有工作,一家人一年的收入也仅有上万元,生活过得十分艰难。

  据韭黄村提供的数据显示,此前,该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97户1645人,但如今,未脱贫人数只有14户29人。

  而现在,韭黄村即将和贫困再见。杨守亮显得兴奋地说,到本月月底,该村就将实现全部脱贫。

  他帮贫困户找工作

  “一个人富不算富,全村人富起来才是真正的富,我希望能带领大家一起脱贫致富奔小康。”这是2016年杨守亮当选村党委书记时,向全村党员群众的承诺。

  杨守亮担任党委书记之后,便着力解决村民的工作难题。当时,在韭黄村内,大兴东旅游世界正在建设,杨守亮发现,大兴东旅游世界的建设能给村民提供工作机会,于是就主动与大兴东取得了联系。

  杨守顺是村里的贫困户,等靠要思想使其在温饱线上挣扎,杨守亮找准其发展动力不足的原因,苦口婆心的劝说其要靠自己的双手辛勤劳动才能脱贫致富,经过一番思想动员,杨守顺走出自己的“一亩三分地”,到附近的劳务公司应聘,用自己付出的辛勤汗水获得了相应报酬,现每月收入2500元。

  该村数百人来到了大兴东工作,他们要么在此做起了保洁、要么做起了建筑工人。

  在韭黄村内,不少人靠着自己的拼搏成为了老板。杨守亮主动联系上了这些老板,并和老板们协商,让老板为村民提供合适的岗位。

  擦亮韭黄品牌

  韭黄村有上百年种植韭黄的传统,这里的韭黄品质极好,但种植分散零落,形不成规模,生产技术也很落后,经济效益低下。

  杨守亮说,要将经济搞上去,就要有品牌观念。为了使韭黄产业能稳定增收,杨守亮积极组建技术队和党员技术队,积极联系村内的种植能手和大户,为群众提供技术支持,定期开展韭黄种植技术交流会,提高种植水平;为了打开销路,他带头组建销售队,为村里的高质量的无公害韭黄寻找市场,解决了种植户的后顾之忧,带动村民增收致富。

  2015年“白旗韭黄”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。有了知名度后,杨守亮开始精心谋划,扩大产业,做强品牌,他带领韭黄村率先实行“支部+合作社+村级公司+农户”的经营模式,现村级产业已初具规模,流转土地800余亩,种植面积达6000亩。2018年全村韭黄产量4200吨、产值2500余万元,村集体每年给群众分红60余万元。村民通过土地流转、劳务报酬、利益联结等实现了增收,2018年韭黄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90元。